首页 >> 资讯 >>资讯 >> 探秘“桃花源” 观唐艺术区盛大开园 专访艺术家隋建国 蔡志松
综合
更多
收藏拍卖
更多
收藏拍卖

在12月2日,佳士得香港2023秋季拍卖圆满结束,总成交额30亿港元,成交金额比率近90%;展现了市场的强劲需求和高度活跃度。此次拍卖诞生了1件亿元级别的拍品和54件超过千万港元的成交拍品,同时,30%拍品成交价超过了高估价;与2022年秋季相比,买家数量增长了近10%。

详细内容

探秘“桃花源” 观唐艺术区盛大开园 专访艺术家隋建国 蔡志松

2018年8月11日,观唐艺术区举行盛大的开园发布会,邀请各方宾客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并宣布了9月15日艺术区首届观唐 “桃花源”艺术大季的开幕。

1534124742315236.jpg

开幕式现场 摄影/乌蓝

观唐艺术区——“公园中的美术馆”。位于北京东五环平房桥东,京城槐园内,占地300亩,建筑面积四万平米。园区由美术馆、艺术酒店、生活美学馆等多种艺术业态组成。观唐艺术区以“东方美学、跨界灵动、极致匠心”为观唐理念,汲取并融合中西方优秀文化,打破传统边界,打造高品质的沉浸式艺术体验与艺术管家服务,以及孵化一站式艺术区模式。

新闻发布上,艺术区总裁李保刚向观众介绍了艺术区三个重要功能:中外艺术家及作品的聚集地,文化艺术基金投资的聚集地以及优秀文化项目孵化地。谈及园区的核心机构——观唐美术馆的运营,李保刚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表示,私立美术馆的生存,需要商业来支持,未来美术馆将借助私募基金、收藏基金或集团的其它业态来维持其发展,在综合的文化大盘里打造美术馆。他同时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工匠的精神,资本的助力”来总结园区的运营模式。观唐美术馆馆长于向溟则在现场分享了美术馆的定位,他表示未来“在未来,观唐美术馆不是传统意义上高冷的美术馆,我希望它是传达美学、文化、音乐、戏剧等多种形式的组合,没有边界,让更多元的艺术形态在这里汇聚、成型。让每一位到观唐美术馆的观众,每一位参与创作的艺术家,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想象。

99399D257025849C2B385CCC950FCDFC.jpg

知名雕塑家隋建国(右)和蔡志松(左)专访现场  摄影/乌蓝

”观唐首次艺术季以“桃花源”为主题。“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它既是中国传统文人对理想的追求,也是中国当下语境里的乌托邦畅想。从事不同领域创作的艺术家,将以自己的方式展示对桃花源的理解和演绎。我们邀请到了本次艺术季”桃花源“的部分主创人员知名雕塑家隋建国和蔡志松进行专访,从不同的视角,诠释“桃花源”对于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影响。

记者:请介绍一下二位本次展览的作品与“桃花源“有哪些关联?

隋建国:这次展览的作品是我最近一直在做的作品,去年在798艺术区做过展览,但这次我希望把作品的尺寸做的更大一些,这个系列作品的名字叫做《手技》(音)。我认为在当今桃花源只存在于艺术里面,每一件艺术品都是桃花源的内容,我觉得艺术作品在那里,那里就是桃花源。


蔡志松:这次观唐开馆展,我的作品在1号馆展出,1号馆3层楼都是我的作品。其实是两年前的一个计划,非常不错,环境也非常棒,1号馆3层楼,可以将我的4个系列的作品全部展出,这样观众就可以从整个创作脉络来了解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品和艺术家进行一个精神层面的交流,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观唐1号馆有这个条件,跟普通的展览馆还不太一样,很生活化,很放松,各种设备也很齐全。

1534124744692426.jpeg

雕塑艺术家 隋建国

记者:您觉得真正的桃花源是怎么样的?

隋建国:真正的桃花源,我就没敢去,我怕我看到会失望。桃花源只能是个理想世界,我个人觉得只能存在于艺术里面,在现实中应该是不存在的。就是应该超越现实生活,追求理想世界,这样我觉得人活着才有奔头。


记者:现在很多人都非常浮躁,各种发展都非常快速,在这种快速的状态下,我们该如何去建立自己心中那份“桃花源”呢?

隋建国:这个浮躁可不光是年轻人,老年人也很浮躁。因为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了,整个现代化进程我觉得是被剧烈压缩的,所以这个压缩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矛盾,每个个体的生理生长速度跟不上社会进化的速度,就会导致所谓的浮躁,矛盾等问题。我觉得,不管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我相信他们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桃花源的,年轻人心中的桃花源我觉得更纯粹一些,老年人在生活中,很多棱角慢慢都被磨掉了,不过也有一些老年人,人家的理想更强烈。至少我在年轻的时候,我的理想比现在纯粹的多。


记者:观堂艺术区有哪些亮点可以推荐给网友?

隋建国:我觉得观堂艺术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非常好,紧邻机场第二高速和五环,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原本这里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花园,背后又有一个特别大的公园,而且又把艺术聚集在这里,在北京,其实这个是很难得的。


记者:现代科技对艺术创作有很大影响吗?

隋建国:当然有,我这次的作品《手技》(音),都是用手去捏泥,泥的表面会留下手的所有的纹路,这个纹路用眼睛其实是看不清楚的,因为它太细了。不过好在现在有3D技术,用3D扫描后在电脑里把这些文件可以放大,手纹就可以特别清晰的显示出来,让你的触觉变成可视的,如果没有3D技术就实现不了了。我觉得我对3D技术利用的还是不错的。这就是科技对我的艺术方面的影响。

1534124744932440.jpeg

雕塑艺术家 蔡志松

蔡志松:像以前我们做雕塑,做完底稿要翻制了,都要用石膏或者玻璃钢去做,那现在就没有必要了,做完底稿就直接扫描,扫描结束后直接打出模子再去铸造,就会省了很多时间和人力物力。主要的还不是技术方面,主要是在认识方面,我想这个不光是对艺术家,对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改变和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


记者:那志松老师的4个系列的作品,是否为了贴合本次“桃花源”主题做过一些改变?

蔡志松:其实是有一个契合之处的。古人杜撰的桃花源根本就不存在,桃花源是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理想当中的,艺术创作就是这样,通过艺术的方式阐述艺术家的见解,引领精神用艺术作品感召更多人,让更多的人对生活有更深的认识。

9月15日由艺术家卢征远策划的公共艺术展,遍及园区坐落着20余位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配合灯光、自然环境之势,形成桃源镜像;美术馆内部由艺术家张锰策划的“桃花源”新媒体展,涵盖了中外重要新媒体艺术家40余件作品,呈现桃源意象;由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创作的开幕作品——“桃花源”,延续其一以贯之的“东方美学”精神,现代舞与新媒体交相辉映,呈现一个无形的桃花源秘境。大秀之后,更有姜江策划的户外沉浸式演出:当鼓声穿透夜空,古曲新奏将人带入另一个时空,虚实之境里又问谁在此时此地……

是不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身临其境,体验各种艺术意象中的桃花源?9月15日开幕夜来亲身体验吧!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