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资讯 >> 羿趣春拍2025春拍6月4日 开启「完美」的古董收藏之旅
综合
更多
详细内容

羿趣春拍2025春拍6月4日 开启「完美」的古董收藏之旅

       六月拍卖季,烽烟再起!各大拍行厉兵秣马,精品云集。值此火热时节,羿趣国际 2025 春季拍卖会6月4日将于北京启皓中心东塔11层盛大启幕,「完美」「幕炎」「三昧汇选」「御华同辉」四大专场,荟萃明清传世珍瓷、文房杂项二百余件,为广大藏家与艺术爱好者呈献一场无与伦比的 “完美” 盛宴。



预展现场



预展现场



预展现场



预展现场



预展现场

       承袭大羿拍卖「无瑕」专场的臻选基因,羿趣以「完美」专场续写品质传奇。同源匠心一脉相承,羿趣以更广阔的维度延续严苛标准,将大羿引以为傲的「无瑕」准则升华为多维度的「完美」体系——不仅苛求器物品相如初,更在文化叙事、收藏价值与美学呈现上打造闭环式完美体验。姊妹品牌双星辉映,以专业为基,以品质为脉,让「完美」成为「无瑕」的延续与放大镜,让传承成为进阶的进行时。


「完美」专场

至美宣言 无瑕瑰宝



       「完美」是羿趣国际打造的品牌专场。本次拍卖为广大藏家呈现四十余件完美无瑕的中国瓷器,其中乾隆青花铺首尊、道光玉壶春瓶、崇祯青花“钟馗迎福”图筒瓶等博物馆级的臻品重器均将亮相。

       作为大羿「无瑕」姊妹品牌专场,羿趣「完美」以器物为舟,载藏家穿越言语的迷雾,直抵美学本源。在这里,举槌不是交易的终结,而是与历史签订一份“无字契约真正的完美,从不需要被解释,只需要被看见。

       若说寻常拍场是藏家与历史的博弈考场,「完美」专场则是一场早已备好标答的美学测验。在信息过载的收藏江湖,「完美」专场为藏家按下“减噪键”,藏家只需以眼为尺、以心为印,在启皓中心270°景观展厅的“美学真空”中,聆听器物与时空的私语。

       大音希声,是自信;大象无形,是底气。——「完美」专场,便是羿趣坚持专业深耕,献给时代的至高“美学宣言”。



八宝镇山河团寿证盛世



       LOT.626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铺首尊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49cm.high

       参阅:

       1、《天民楼青花瓷特展》,鸿禧美术馆,1993 年,页 200,图 83

       2、《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年,页 133,图 163

       3、《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2003 年,页 167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满清皇室尊崇藏传佛教,其中以乾隆皇帝最为笃信,弘历一生以佛心天子自称。本品所饰"莲托八宝"纹样,正是藏传佛教艺术与中原制瓷技艺的完见证。八吉祥纹自元代随帝师八思巴传入中原,至乾隆朝已演化为象征皇权的神圣符号。法轮喻转动不息之皇权,宝瓶纳四海升平之气象,盘长结系江山永固之祈愿——每件法器都在青花笔触间诉说着"政教合一"的统治哲学



       造型端庄华丽,体量气势恢宏,尽显皇家风范,不仅契合帝王品味,更直观反映出乾隆王朝鼎盛的制瓷水平。此件青花铺首尊无论品质与品相,皆属同类器物中的佼佼者,是乾隆时期极为珍贵的陈设大器,可宝藏之。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铺首尊 局部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八吉祥纹瓷尊

南京博物院藏

       据《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乾隆二年十月(江西烧瓷器处)十三日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交……嘉窑青穿枝莲八宝双环大尊……此三样尊照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上花样烧造些……于本月十六日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交篆字款纸样一张,传旨以后烧造尊、瓶、罐、盘、盅、碗、碟磁器等俱照此篆字款式轻重成造,钦此。”由此可知,此件拍品或为文档中所记的“嘉窑青穿枝莲八宝双环大尊”,且交由圆明园,等皇帝亲自选看,足见其珍贵稀有。



       雍正六年(1728年)起督陶的唐英,将御窑艺术推向全新境界。本品莲花心内暗藏团寿的独特设计,正源于唐英为地藏殿特供花觚的创新。这位"陶圣"在《陶成纪事碑》中记载,为追求仿古效果,曾将苏麻离青料研磨二十昼夜,方得"渗青如黛"之色。而肩部巴洛克式卷草纹,则印证了乾隆谕旨中"照洋彩花样烧造"的记载——洛可可艺术的波浪曲线,在东方青花的渲染下,化作佛前供器的神圣卷轴。



       本品的缠枝莲纹独具特色,莲花中心书写团寿字。团寿纹与花蕊、花朵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装饰纹样,以寄托圆满富贵、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团寿莲纹出现于清康熙时期,雍正、乾隆两朝延续并发展,深受帝王喜爱,常绘制于珐琅彩等品级极高的器物上,参考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清康熙黄地珐琅彩团寿花卉纹碗,馆藏编号:1964.215,曾展于 1990 年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举办的 The Severance and Greta Millikin Collection 展览,编号 90。还可见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画珐琅团寿缠枝花卉蝠纹卤壶,图载《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属胎珐琅器》,页 196,图 187。



       清乾隆时期作为瓷器烧造的鼎盛阶段,御窑厂所产青花器物不仅承载着时代工艺巅峰,更反映出宫廷艺术需求与帝王审美旨趣的动态演变。其中,青花花卉纹尊作为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的典型器类,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馆藏的同类器物,能清晰勾勒出其在尺寸、器型及纹饰上的嬗变轨迹,同时结合市场拍卖数据,更可洞悉这类瓷器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潜力。





       左:香港苏富比,2013 年 10 月 8 日,lot.3037 清乾隆 青花缠枝蕃莲托八吉祥纹铺首壶 ( 成交价:10,840,000 港币)

       右:北京嘉德 2024 年春拍,编号 1194,Lot 1194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大铺首尊(成交价:RMB 13,800,000)

乱世匠心 钟馗迎福



       LOT.625

       明崇祯 青花“钟馗迎福”图筒瓶

       尺寸:45.2cm.high

       出版:《浮生百态—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 青花人物篇》,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23 年,

       页 86,图 21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筒瓶最早始于万历时期,至崇祯时口部演变为更为开阔的设计,口底相若,为绘画较大尺幅的故事性题材创造了空间。在晚明清初甚为流行,因其形似大象腿部,又称“象腿瓶”。



       本品撇口,束颈,溜肩,长腹直筒,细砂底,胎体厚重,造型秀丽可人,寓有“天下一统”的良好祝愿。瓶外壁绘青花“钟馗迎福”图。晚明时期虽时局动荡,却给民窑生产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历史机遇,加之文人士大夫的积极参与,使内销的民窑瓷器绘画上增添了更多文人气息,而步入了一个兴盛的时期。



       钟馗的形象在明清两代甚为流行,常应用于绘画、木版画上,并作为门神出现。每逢节日,尤其是农历新年,家家户户都会张贴钟馗画像,用以驱邪避灾。钟馗在艺术创作中的形象大多充满动感,周遭伴随逃跑的恶魔,以凸显其武功及对抗邪恶势力的愤慨。除了驱魔的角色之外,钟馗还象征着正义的力量,寓意正义战胜邪恶。他的故事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训,强调正义和邪不胜正的信念。整器画面布局层次分明,人物描绘生动传神,青花发色浓淡相宜,此画面似参照万历年间版画中出现的钟馗骑鹿并手持笏板的画面,为崇祯朝青花陈设佳器。

道光御窑 玉壶典范



       LOT.622

       清道光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28.2cm.high

       来源:扬州文物商店旧藏

       记录:北京保利,2014 年 6 月 4 日,编号 6224

       (其中一只)

       参阅:《清代瓷器赏鉴》,钱振宗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4 年,第 213 页,

       图 273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LOT.623

       清道光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29cm.high

       来源:扬州文物商店旧藏

       记录:北京保利,2014 年 6 月 4 日,编号 6224

       (其中一只)

       参阅:《清代瓷器赏鉴》,钱振宗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4 年,第 213 页,

       图 273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这对清道光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是清代官窑标准化生产的典范之作。两件作品在造型、纹饰及工艺特征上保持高度一致,展现了道光时期御窑厂精湛的制瓷水平。



       玉壶春瓶作为传统经典器型,由宋代酒器演变而来,是明清宫廷中重要的陈设器。此对玉壶春瓶沿袭了雍正以来御窑摹古传统,其形制可参考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的同类器。



清道光 青花洞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清代瓷器赏鉴》中收录


       颈部装饰蕉叶纹、卷草纹、如意云头纹三层纹饰,腹部主体为竹石芭蕉图,并且双面洞石纹样略有变化,四周辅以栏杆环绕,竹枝则随形挺立,显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此种形制的玉壶春瓶,从乾隆时期开始形成统一样式,一直延续到清末宣统时期都有烧制,也是大运琢器中非常重要的一类。

雍正窑变 瑰丽天成



       LOT.619

       清雍正 窑变釉弦纹撇口花囊

       款识:“雍正年製”四字双行篆书款

       尺寸:11cm.high 12.6cm.diam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本品形优雅古朴,线条起伏婉转,古意悠然,以作承花器囊之用。清雍正帝自幼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浓厚的慕古之情。此番造器之精神在雍正时期高档的御瓷之中体现尤为明显,往往钟情选取其欣赏的色釉与纹饰,融汇古今之精粹于一体,成为彼时造器的一个新风尚,本品即为此理念之典范。



       此清雍正窑变釉弦纹撇口花囊,造型优美典雅至极,器身不加雕镂,除器身一道弦纹外,别无装点,唯以釉色取胜。《唐英瓷务年谱长编》中记载,唐英于雍正七年三月,“派厂署幕友吴荛圃调查钧窑器釉料配制方法”,成功烧制出这一品种,并多次奉命烧造,足见雍正帝对窑变釉的偏爱。本品其釉全赖窑火造就,可谓瑰丽天成,属雍正御窑窑变釉器物之佼佼者。

御窑神品 长寿康宁



       LOT.620

       清乾隆 窑变釉鸠耳尊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21cm.high

       参阅:《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 - 瓷器卷 下》,万卷出版公司 ,2007 年 ,页 166 ,编号 6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代对八十、九十岁的长者另有礼遇,特赐九尺玉杖,杖首饰以鸠鸟。鸠鸟成为长寿的象征,承载着'长寿康宁'的美好寓意。而将鸠耳尊与窑变釉相结合,实为雍正御窑首创,至乾隆时期更臻化境。这件鸠耳尊,造型古朴典雅,通体不加雕饰,仅以肩颈处弦纹鸠耳衔环点睛。窑变釉层肥厚莹润,宝光内敛。此器集乾隆窑艺之大成,观之如览天地造化,堪称御窑神品,历久弥珍。



吏治见证 美学巅峰



       LOT.624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玉堂春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36.7cm.high

       记录:永乐佳士得,2010 年 11 月 23 日,编号 598

       参阅:

       1、《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页 254,图 4-10

       2、《捐献大家孙瀛洲》,紫禁城出版社,2007 年,页 204,图 146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本品属雍正式经典制式,肩部三凸棱、下腹内敛,九层纹饰密而不乱,海浪、蕉叶、缠枝莲等青花纹样繁复精湛,寓意“清廉”。据《清宫活计档》载,此类赏瓶始创于雍正八年,专为赏赐重臣以彰吏治。乾隆仿雍正器形者存世极罕,青花发色明艳如初,胎釉莹润若玉,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藏有同纹饰精品,市场流通稀见,堪称官窑吏治文化的物质见证。

丹瓶婴戏 雍正独创



       LOT.627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开光婴戏纹四方小瓶

       款识:“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9.5cm.high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全器绘画精细严谨,釉面平整,青花发色典雅,制作工艺一丝不苟,属雍正官窑精细之作。本品样式为雍正朝独有,查阅清宫陈设档,其名为“丹瓶”,故应为盛装丹药所用。



       瓶身满绘缠枝莲纹为地,四面开光,开光中绘庭院婴戏图,整个画面置于轩榭之中,花木俯仰生姿,婆娑婉转。四面开光婴戏主题不同,有执荷叶嬉戏的,有在水缸中戏水的,或坐在草地上游戏,人物活泼灵动,线条流畅细腻。





       婴戏图吉利祥瑞,寓意连生贵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孙,亦有祈福求安之意,画面儿童众多,呈现出热闹欢快的喜庆气氛。婴戏纹样始见于明初宣德窑,流行于成化、嘉靖诸朝,此瓶所绘婴戏图案相比于前代,其构图更为得当,工笔更趋细腻。



       LOT.632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托梵文高足杯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单行篆书款

       尺寸:13.8cm.high; 14.6cm. Diam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 年,页 213,图 189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这组青花莲托梵文高足杯,是清代官窑中典型的"大运瓷器"品类,它们按照宫廷定式统一烧造,纹饰、器形、款识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这种高足常见有大 中 小号 三个尺寸,这两件是同类的最大号和最小号,大的15厘米左右,小的7厘米左右。

       这种造型是来自藏传佛教中酥油灯形制,在皇家寺庙当中用作盛放酥油供奉,纹饰布局上主题纹饰绘画缠枝莲纹各自托起托起梵文真言高足处设有起弦,三层纹饰分明:上部团花纹象征佛家所言的圆满之意,中部折枝花卉寓意生生不息,下部璎珞纹带着浓郁的藏地风情两件的底部都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也是贴合器型所设计的。



       LOT.621

       清道光 青花三多纹蒜头瓶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28cm.high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乾隆皇帝亲自下旨,命唐英仿烧明代宣窑蒜头瓶。此件道光时期的作品延续了乾隆时期的烧造,追模永宣风格。既承古韵、又添新意。器物通体满绘青花三多纹 石榴、寿桃、柿子、牡丹、菊花 层叠绽放,寓意多子、多福、多寿。



       LOT.617

       清乾隆 霁红釉撇口长颈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16.5cm.high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清朝龚洵在所编《景德镇陶歌》中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由此可知,烧造一件颜色均匀亮丽的霁红釉器,并非易事。 拍品器形端庄俊雅,通体满施霁红釉,色彩浓艳夺目。口沿一道白色“灯草边”,观之赏心悦目,当为乾隆时期色釉佳器。底部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规整考究。此类霁红瓶常见多无款,有款者甚少,本品即为一例,颇值关注。



       LOT.629

       明弘治 娇黄釉盘

       款识:“大明弘治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21.5cm.diam

       来源:Cunliffe 勋爵旧藏 伦敦马钱特旧藏 Peter Boode 购于 1946 年 (50 英镑 )

       记录:伦敦邦瀚斯,2002 年 11 月 1 日,编号 70

       展览:《汲古菁华—明清瓷文化与艺术传承展》

       出版:《汲古菁华—明清瓷文化与艺术传承展》,天津人名美术出版社,2024 年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年,页 44,图 39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完美」专场



       本品为帝王御用孤品,釉色鸡油黄莹润如脂,乃弘治朝巅峰之作。胎骨薄若脱胎,底书“大明弘治年制”楷书官款,承成化遗韵而青胜于蓝。弘治帝六罢窑务致存世极罕,故宫博物院藏同款印证其御瓷身份。据《明实录》载私造黄釉者凌迟连坐,此盘历经五百年仍釉色如新,恰是“弘治中兴”节俭治国理念下“少而极精”的陶瓷史证。

「幕炎」专场

御窑佳品 重器汇集



       「幕炎」专场聚焦于重要的中国瓷器,这些瓷器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它们或是御窑典范,或是市场罕见的骨董珍品,每一件都堪称瓷器中的瑰宝。在这个专场中,藏家们将有机会竞拍到那些具有极高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的瓷器,为自己的收藏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LOT.815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折沿盘

       款识:“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45cm.diam

       来源:瑞典外交官 Gustaf Wallenberg 旧藏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幕炎」专场

       此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折沿盘,直径逾45厘米,在素以精巧著称的雍正瓷器中较为罕见,很可能是为宫廷盛宴所烧造。折沿处以海水纹为边饰,内壁缠绕莲托八宝纹,盘心则绘画八瓣宝相花纹,每一个瓣尖都延伸出一朵缠枝莲,莲枝则蔓延成葫芦形状,这种巧妙的构思,延续了永宣时期伊斯兰风格的艺术语言,又融合了佛教八宝的吉祥寓意。盘外壁绘六组折枝花果纹,接象征多子、多福、多寿 等吉祥寓意。



       底款为"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这种书款方式多见于雍正朝摹古瓷器中,恰好与本品相符。整体既延续了永宣青花的特征,又融入雍正特有的严谨和细腻,线条清晰利落,青花又是浓艳无比,可以说是摹古创新的一件作品。



       LOT.813

       明正德 青花荷花纹大碗

       款识:“正德年製”四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20.9cm.diam

       记录:伦敦佳士得,2012 年 5 月 15 日,编号 355

       参阅:1、《成化瓷器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2003 年,图 34、56、119、120

       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正德青花莲塘大碗,藏品编号:故瓷 011676N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幕炎」专场



       此一品种存世较少,相同器见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品。拍品为宫廷御用器,底部青花双圈清晰,底款以红、黄、孔雀绿、褐四色彩釉涂绘的月华纹图案遮盖,所施孔雀绿等彩釉具有正德时期典型特征,可知此涂掩年款之做法,应是正德年间所为,殊为异常。或为正德朝供奉于宫廷法会的佛教用器,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此种处理方法,可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两件斗彩宝莲撇口盘,底部彩绘折枝花卉纹,似为相同背景所致。由此可知佛教在正德宫廷盛行,供奉法会之物自然不同寻常。



       LOT.825

       清乾隆 茶叶末釉绶带耳葫芦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26.5cm.high

       参阅:

       1、《清瓷萃珍: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1995 年,编号 70

       2、《东京国立博物馆图版目录:中国陶瓷篇 II》,东京,1990 年,编号 701

       3、《徐氏艺术馆.陶瓷篇 IV.清代》,香港,1995 年,图版 46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幕炎」专场



       茶叶末釉是中国传统高温颜色釉中的名品,是在黑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其色仿青铜器属于仿古制品。本品葫芦形,直口,细直颈,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小且微圆鼓,细束腰,腰部中央有凸棱一周,下部大且外鼓,上下部以绶带形双耳相连,圈足。表面光素,腰部上下饰莲瓣状纹。器外壁通施茶叶末釉,釉色黄绿,带有细密的褐色小斑点, 似茶叶研成细末之色,釉质均匀细腻。圈足施深褐色护胎釉。器底暗刻方形「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本品做工精细,显现出端庄古朴的艺术风格。



       LOT.829

       清咸丰 仿官釉八卦琮式瓶

       款识:“大清咸丰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28.2cm.high

       记录:北京拍卖会,2011 年 12 月 6 日,编号 5101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幕炎」专场

       琮式瓶为清代官窑的经典器型,器形源自先秦时期玉琮,其外壁有素面和堆贴八卦纹两种装饰之区别,此件拍品的装饰纹及为后者,亦称“四方八卦瓶”。圆口,短颈,平折肩,四方体,圈足,象征天圆地方。瓶身饰凸起八卦纹,线条挺括,满施粉青色仿官釉,釉面布满大小开片,更添古雅气韵。咸丰一朝时局动荡,内忧外患,尤其太平天国战事使御窑厂受到严重冲击,生产完全中断,是清代官窑数量和品种最为稀少的一朝,故咸丰官窑瓷器曆来均被珍视。



       LOT.807

       清康熙 釉下三彩岁寒三友图大梅瓶

       尺寸:66.5cm.high

       记录:北京保利,2015 年 12 月 9 日,编号 8802

       出版:即将出版于《笔端万象—诗赋·山水·麟翎篇》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幕炎」专场

       康熙朝釉下三彩器多见观音瓶、棒槌瓶、笔筒等,本品梅瓶式样者较为少见。此瓶釉下以青花、釉里红及豆青三色绘岁寒三友图,诸色鲜妍纯正,所绘制图案生动逼真,堪称难觅之佳品。青花发色青翠,豆青颜色淡雅,釉里红色泽艳丽。拍品融三种色彩于一体,结合以暗刻技艺,凹凸之感,惟妙惟肖,实为雅器。



       LOT.811

       明早期 处州龙泉青釉剔刻花卉纹大碗

       尺寸:22.5cm.diam

       出版:《大村家所藏品入札》,大正十四年,京都美术俱乐部,编号 274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幕炎」专场



包装



       出版:《大村家所藏品入札》,大正十四年,京都美术俱乐部,编号 274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制造在浙江。龙泉古属浙江处州,窑业久负盛名,明初之际龙泉窑深得宫廷的赏识,成为与景德镇御器厂并立的贡御窑场,因此在明初御瓷烧造活动之中,处州龙泉窑与景德镇御瓷厂彼此关系非常密切,共同谱写了朱明御瓷的辉煌曆史篇章。本拍品色调葱翠,釉质莹润;采用刻划花技法,在器物内外壁刻划出线条流畅的缠枝花卉,充分体现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LOT.814

       清乾隆 青花九桃纹盘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27cm.diam

       记录:伦敦苏富比,1995 年 12 月 5 日,编号 432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幕炎」专场

       拍品盘心绘青花九桃纹,外壁绘缠枝牵牛花纹一周,底部留白处落“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结构严谨,工整疏朗。所绘硕桃象征长寿,“九”又同音“久”,取“祝寿”之意。全器釉水明亮,青花发色青翠艳丽,浓淡有致,纹饰采用雍、乾两朝流行的仿永宣画法,充分运用点、涂等技法,笔触细腻,立体感极强。



       LOT.818

       清康熙 五彩开光鹤鹿同春图棒槌瓶

       尺寸:46cm.high

       记录:北京保利,2015 年 6 月 8 日,编号 8897

       出版:即将出版于《笔端万象—诗赋·山水·麟翎篇》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幕炎」专场

       棒槌瓶为康熙朝的创新器形,因形似棒槌而得名,流行一时,尺寸大小皆有,备受喜爱。此瓶造型规整,瓶身纹饰以五彩绘就,肩部绘龟背锦地上饰皮球花纹,间以开光山水图,腹部绘鱼子纹锦地,上设二海棠型开光,内绘海屋添筹图及贺寿图,另设二四方开光,内各绘有瑞鹿图及吴牛喘月图,描绘生动,情节丰富。松柏与梅鹿搭配谓之“松鹿延年”,寓意松柏长青,福禄万年。而仙鹤与鹿搭配谓之“鹿鹤同春”,鹿取“陆”谐音;鹤取“合”谐音,是为“六合”之意,暗示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全器纹饰层次多样,画面疏密有致,寓意吉祥,乃陈设佳器。



       LOT.819

       清雍正 粉彩花鸟纹马蹄杯一对

       款识:“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6.2cm.diam

       参阅:《金成旭映》,台北故宫博物院,2013 年,页 249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幕炎」专场

       本品形如倒置马蹄,故名,杯口微敞,腹部斜收,浅圈足,体态小巧。杯身外壁以粉彩绘花鸟纹,喜鹊结伴栖息于枝头,梅花点点含苞待放,恬淡清新,极具生机。拍品胎质细白,釉面匀净,成对保存,较为难得。



       LOT.826

       清乾隆 粉彩七珍佛供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23.3cm.high

       展览:《汲古菁华—明清瓷文化与艺术传承展》

       出版:《汲古菁华—明清瓷文化与艺术传承展》,天津人名美术出版社,2024 年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幕炎」专场

       清宫笃信藏传佛教,乾隆在位期间,不仅完成了汉文、满文与藏文大藏经的雕刻刊印工程,还在紫禁城及各处行宫建造了众多的佛堂楼阁、命宫廷造办处制造各种佛教器皿。均制作精美,其中瓷质制器尤甚,拍品即为一例。此器由七珍、莲座、扁形镂空支柱以及圆盘形底座组合而成,整器以粉彩绘饰,是乾隆时期典型宫廷佛前供器。综观整器,彩饰华美,工料俱细,人物细节尤显纤毫毕现,其艺术表现当属乾隆朝中早期御窑水平。

「御华同辉」专场

私人珍藏 雅器共赏



       蔚华楼主人,现居广东,瓷器收藏家。祖籍湘北汨罗江畔,家族于清末民初创立「蔚华楼」银楼,世代以手工打造金银首饰为业,其祖辈以錾刻技艺闻名,尤擅制作传统金银器。惜未能继承家族金银工艺,于早年南下广州创业,从事外贸电商行业,从业期间勤恳务实,历经行业起伏与经营挑战。



       工作之余,因自幼受祖辈传统手工艺氛围熏陶,他逐渐对瓷器收藏产生兴趣,闲暇时专注于研习陶瓷文化,收藏各类瓷器藏品。其收藏行为既是对家族传统技艺的情感延续,亦出于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探索。他常结合自身经商经历,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寻找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2021年到北京观摩了晚清帝后用瓷展 在御堂资料馆学习交流过程中 逐步建立对同治大婚瓷和晚清官窑的认知,进而利用工作之便于海内外搜罗。

       此次在羿趣团队的协助下,借先祖之名“蔚华楼”,对收藏之路作一个阶段性地小结,且以市场对个人收藏作一个检验,以期能对自身未来的收藏进行校正和拓展。



       LOT.315

       清同治 黄地矾红万蝠纹椭圆花盆一对

       尺寸:24.cm.high 32.3cm.diam

       记录:伦敦邦瀚斯,2012 年 11 月 8 日,编号 109

       参阅:《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制瓷官样与御窑瓷器》,紫禁城出版社,2007 年,页 112,图 20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御华同辉」专场

       拍品为同治皇帝大婚时景德镇奉旨烧造的品种,花盆椭圆形,外壁黄彩为地,绘姿态各异的红色蝙蝠翩飞,寓意洪福齐天、万福万寿;气息富丽喜庆,清新典雅。



       LOT.301-LOT.315

       蔚华楼主人藏同治大婚用瓷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御华同辉」专场



       LOT.316-LOT.340

       蔚华楼主人藏大运瓷器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御华同辉」专场

「三昧汇选」专场

琳琅瓷韵 佳器臻选



       三昧汇选——瓷器工艺品专场精选百余件骨董珍萃,汇聚明清至民国以来的中国陶瓷、文房杂项等中国工艺精品,琳琅瓷韵,精彩可期。



       LOT.177

       清晚期 松石绿地粉彩苍龙教子图兽耳大瓶

       尺寸:115cm.high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三昧汇选」专场



       LOT.142

       清咸丰 霁红釉玉壶春瓶

       款识:“大清咸丰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30cm.high

       参阅:《世界陶瓷全集·15·清》,( 日本 ) 小学馆,1983 年,页 204,图 298

       羿趣国际2025年春拍 「三昧汇选」专场

       羿趣国际2025春季拍卖会


       预展 / PREVIEW

       6月4日至6日 10:00-20:00

       拍卖 /AUCTION

       6月7日

       13:30 三昧汇选—瓷器工艺品专场

       19:00 御华同辉—蔚华楼珍藏

       20:00 完美—完美无瑕的中国瓷器

       21:30 幕焱—重要中国瓷器

       地址 /ADDRESS

       北京启皓中心东塔11层 270景观展厅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