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资讯 >> 魅力天府——成都画院优秀作品全国巡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展
综合
更多
收藏拍卖
更多
收藏拍卖

在12月2日,佳士得香港2023秋季拍卖圆满结束,总成交额30亿港元,成交金额比率近90%;展现了市场的强劲需求和高度活跃度。此次拍卖诞生了1件亿元级别的拍品和54件超过千万港元的成交拍品,同时,30%拍品成交价超过了高估价;与2022年秋季相比,买家数量增长了近10%。

详细内容

魅力天府——成都画院优秀作品全国巡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展

  她的前身是翰林图画院;她培养了周春芽、何多苓等一批中国艺术领军人物……她便是成都画院。11月2日,魅力天府——成都画院优秀作品全国巡展(北京站)将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展。76位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国画、油画、版画和多媒体影像,共150件作品将集体亮相。

  

  中国历史上首个官办画院 成都诞生

  早在五代,后蜀主孟昶就主张创办宫廷画院,命成都人黄荃主事,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成立于1980年的成都画院,遵翰林图画院(也称西蜀画院)为成都绘画艺术机构的鼻祖。

  成都画院从建院初便有“多元并存、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学术氛围,各个画种、各种流派、各种思想自由表现。画院作为这些多元感知的集合体,始终尊重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创作理念、艺术个性。在成立后的37年中,她培养出了一大批艺术大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为成都文化艺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大批艺术家中,国画艺术家们在传承其重要画种——工笔画的同时,还认真钻研、学习山水写意,以求在今后几十年甚至上千年里让工笔花鸟、山水写意继续发扬光大。

  

  嘉宾致辞

  魅力天府——成都画院优秀作品全国巡展(北京站),展览馆设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这一展览即是想让首都人民乃至全国百姓看到成都画院近年来发展的新面貌,在传承学习老一辈艺术家精髓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在艺术的道路上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嘉宾致辞

  艺术形式一网打尽 展现天府文化乐观包容

  成都的富饶与安定,形成了“自古文人多入蜀”的风气,还有四次大迁徙以及躲避战乱灾荒的移民,在成都平原繁衍生息.本土文化包容万千,外来文化枝繁叶茂,天府文化在和谐包容中相互滋养,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此次展览中,76位艺术家的150幅作品将集体亮相。作品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和多媒体作品。展现了天府文化乐观包容的独特魅力。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策展人林木评价说,四川在西南一隅,当自有其不同于东部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所谓“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独特的一方水土培育出文化艺术独特的风貌。当年南京的傅抱石有感于四川的丰茂林木而创散锋皴法,黄宾虹青城观夜山而强化点子积墨浑厚华滋,陆俨少乘木筏过三峡,而有其云水颤掣之别致勾勒……故傅抱石有入川画不出好画,对不起四川山水之说。傅抱石一生最好的作品,大多也是在四川所作。至于四川的张大千,虽早年离川于江浙京城乃至世界各地发展,其创作之主题,大多仍与四川相涉。四川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有着与我国东部完全不同的绝美山水。以三星堆文化为早期源流的四千年巴蜀文化和“天府之国”的人文环境,即使在中国美术史上也可引出三星堆青铜器、金沙太阳鸟、汉代画像砖、五代黄筌宫廷画、宋代大足石刻等名闻全国独具特色的美术史经典。当代画史上,亦有前述川籍著名大家张大千,人物画大家蒋兆和。以此为背景,当代四川地区的绘画发展现状,以此次成都画院的展览为窗口,亦可一窥其貌。

  老中青集体亮相 精品力作荟萃

  此次展览可谓是一次视觉艺术的盛宴。成都画院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齐聚,名家云集,精品荟萃。12位成都画院艺术顾问及特邀艺术家的作品将集体亮相,值得期待。他们包括了国画家钱来忠、杨晓阳、曾来德、阿鸽、何应辉、梁时民、魏学峰和油画家高小华、马一平、马光剑、黄宗贤、庞茂琨。朱佩君、何继笃、夏亮熹、张幼矩、沈道鸿、田旭中、魏明阳、叶瑞琨、江溶、姚思敏、刘德扬在内的退休国画家;胡仁樵、万启仁、简崇民、何多苓、周春芽在内的退休油画家;在职国画家高晓笛、李青稞、文永生、蔡寅坤、李晖、向洋、卢贞、付红、刘海涛;在职油画家:王民平、苏聪、黄润生、谷晓艳、李猛、辜志勇和多媒体艺术家陈秋林的作品也都将亮相。

  

  会理唢呐(油画) 120×180厘米 2016年 王民平

  

  西班牙古城托雷多印象(国画) 118×200厘米 2017年 姚思敏

  

  盈盈含笑(油画) 150×200厘米 2011年 周春芽

  

  西风烈(国画) 219×179厘米 1996年 李青稞

  

  花楸(国画) 97×60厘米 2014年 叶瑞琨

  

  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画) 210×162厘米 2014年 向洋

  

  俄罗斯森林-流浪列夫·托尔斯泰(油画) 150×200厘米 2015年 何多苓

  

  花非花系列2(油画) 140×140厘米 2012年 苏聪

  

  好音(国画) 200×193厘米 2014年 蔡寅坤

  

  丝路春早(油画) 150×150厘米 2016年 简崇民

  

  翠壁悬流(国画) 180×140厘米 2015年 钟士敏

  

  沟间瑶池海连海(国画) 250×126厘米 李晖

  

  清秋花影(油画) 200×100厘米 2016年 李猛

  

  溪声犹带夜来雨(国画) 180×97厘米 2017年 文永生

  

  雪域苍茫(国画) 250×550厘米 2017年 卢贞

  

  青花瓷(国画) 129×248厘米 2014年 曾珍

  

  峨眉高出西极天(国画) 144×370厘米 2013年 张幼矩

  

  古镇一角(国画) 45×75厘米 1975年 袁吉中

  

  丝路遗韵(油画) 100×180厘米 2015年 黄润生


seo seo